这时候就不是拼爹了,而是要比拼家里的母亲或是姐妹们手巧不巧了。
嗯,人类社会的内卷就是这么残酷,无处不在啊……
后世官方资料统计,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,达到1600多万人!
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输送到了农村,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,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。
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,几乎没有一家不跟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。
这种对社会有巨大影响的事件,程文远上辈子就印象深刻。
而且他可不敢等到1968年12月,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。
因为别看上山下乡的目的地有很多,包括了祖国的四面八方,全国各地。
但是政府指定“知识青年”劳动居住的地方,通常是边远地区或经济落后、条件较差的公社和乡村。
而且这一做法,很快就成了既定政策,全国都要照例实行。
所以程文远提前了两年,在他应该大学毕业的1966年。
因为学校停课,既拿不到大学毕业证,不能分配工作。
他就出人意料地“替学校分忧”,主动提出来。
“我要去农村!”
不光是把家里人都惊呆了,连想把他留下来任教的大学老师也懵了。
对了!
还有东城区的街道办,也想给程文远安排工作,让街道下属的食品厂换一个年轻有为的厂长。
嗯,结果发现,天才神童是到了叛逆期,还是吃了啥脏东西?
咋就这么想不开呢?
当年高考分数那么高,非要报考京城农业学院的畜牧养殖专业,可以说是年少任性,喜欢小动物。
但是毕业之后不留在城里,真打算去农村养鸡喂猪啊?
所有人都不理解,程文远这种出乎预料的举动。
要不是这些年家里被他照顾得特别好,吃喝不愁,亲友们肯定得把他送到精神病院里,去好好查一查了……
程文远“天才神童”的人设立了这么多年,起码在家里是非常好使的。
他不仅仅是自己要往农村跑,还想让姐妹们也跟着自己去。
对了,这里得特别说明一下。
被程文远在学习上玩命地内卷,程家三姐妹一路连续跳级,正好也应该在今年高中毕业。
但是从66年5月,学校就开始停课了,连程文远都没拿到大学毕业证,她们的高中毕业证就更别想了。
不过也不用太担心,77年恢复高考后,她们还可以通过高考读大学。
嗯,要是事业发展得好,也许就不需要大学文凭了。
一听说要跟三哥去农村,老四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。
大姐程文丽和二姐程文娟,还要装模作样地考虑一下,不然啥都听弟弟的,有点儿没面子。
不过姐妹几个相信跟着他不会吃亏,而且离家的距离并不远。
程文远提前搞事儿,就是因为他自己找的接收单位,是京城郊外的胜利农场。
这种好条件,在真正的“上山下乡”运动发起之后,想都别想。
那时候的“知青们”,通通坐火车去经济落后地区,还有偏远农村和公社……